这就是中国纺织 | 江苏阳光:高标准打造民族品牌 实现质量领...

  lucy668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 上午 6:16

事。

江苏阳光(国家毛纺产品开发基地):高标准打造民族品牌 实现质量领域“大满贯”

她是中国纺织行业唯一获得中国世界名牌和中国质量奖的企业,先后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亚洲质量创新奖”、“全球卓越绩效奖”,“中国质量奖”,实现了质量领域“大满贯”。她承担了从07式军服,到解放军仪仗队新式礼宾服,再到宇航员所着常服的设计生产,她就是全球最大的毛纺企业与高档西服生产企业——江苏阳光集团。

36年来,阳光集团始终坚持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为主导,坚持高标准打造民族品牌,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纺织大脑”和数字工厂建设,以拳拳赤子之心为建设“纺织强国”贡献力量。

尊重市场发展

关键时刻“乘风破浪”

阳光一路走来,可以说每一步都踩到了点上。在市场有迹无形的变化下,阳光始终尊重、迎合市场的发展与变革。

69月,江苏阳光集团的前身——江阴市精毛纺厂成立。8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纺织企业面临呢绒出口受阻、羊毛大战冲击、原料价格猛涨、国内市场疲软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在此后的两年中,江阴市精毛纺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上马1万纱锭,并启动“高档次、特色化”的产品发展战略,抢占毛纺业复苏期市场,为企业发展赢得先机。

1990 年起,企业先后开发60多种品牌精纺呢绒,市场迅速扩张,并用“借鸡下蛋”的方法扩大生产规模,给全国10多家较大规模的国有毛纺企业加工生产,这一举措为积累原始资金、占领国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并站稳了脚跟。

1993717日,江苏阳光集团正式成立。当年,阳光集团就投入3亿美元完成了4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从意大利、德国、比利时、法国、瑞士等国家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纺、织、染、成衣制作等生产及检测设备,实现了硬件建设与国际品牌企业同步,部分关键设备超过国外著名生产企业的目标,成为国际上先进设备最齐全的毛纺企业,为开发高科技含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毛纺产品提供了保证。

1998年,阳光集团形成10万精纺纱锭、年产1500万米面料规模,成为世界最大精毛纺生产企业。为了进一步发展,1999927日,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5年,阳光集团外贸市场占比整个供应产能75%。在一片向好的态势下,阳光集团却“反其道而行之”,开始逐步萎缩外贸市场,将资金回流国内市场,达成国内外市场产能各占比50%。正因为这个决定,阳光集团将订单和产能回收国内来降低风险,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顺利渡过难关。

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表示,“企业要有忧患意识和判断力,能否在危机面前及时决断,是考验企业在大风大浪面前‘造船’的能力,唯有提前做好准备和预判,才能在关键时刻‘乘风破浪’。”

打造研发体系

规避低档同质化竞争

1995年开始,阳光开始由做生产向做科研转变,每年以销售额的5%作为研发经费,着力建设科技研发平台。通过多年努力,建立起了组合科学、分工明确的“一站三中心”技术创新体系,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毛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毛纺技术开发中心,配置了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跟踪和研究世界毛纺前沿的最新技术。

在有层次、有重点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保证下,阳光集团始终在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中保持领先水平。迄今,共承担国家863计划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6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6项、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7项、国家创新能力项目1项。除此之外,阳光集团还一直致力于发展自主核心技术,累计申报各类专利2197项,获授权专利1,参与制修订54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通过积极研发新产品面料和独创的经纬编制质量管理模式,阳光自2007年成为首家由企业承担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O/TC38)国际标准秘书处,也是最早掌握纺织行业标准话语权的企业,并且极大了推动国内其他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热情。

在强大的研发体系保障下,阳光集团通过打破传统原料配比,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大胆实施工艺创新,将毛、丝、棉等各种原料进行“魔方”式组合,使产品技术领先,富有创意,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形成一大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特色新品,使得毛纺服装产业利润的60%来自于新产品和特殊产品,有效规避了纺织行业低档次、雷同化的恶性竞争。

开启信息化之路

加速智能化转型升级

“纺织行业要保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纺织产业集群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2022年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陈丽芬提出要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整体提质增效。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阳光集团就开启了信息化之路,成立了研发机构,开发出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信息系统和企业专用的软件工具,并先后荣获“中国信息化500强”、“中国两化融合50家企业”、“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单位”等称号。

201810月,江苏阳光集团打造“个性化定制服装生产车间”,引进智能硬件装备0个,联网率100%。该车间基于物联网和MES系统,依托RFID卡进行全流程数据采集,通过“智能战略指挥中心”进行数据监控,在服装行业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

由江苏阳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高支精纺呢绒纺织一体化车间”,则是在2019年投资1.58亿元新建的智能车间,引进108台(套)先进的智能生产设备,实现云平台与线下纺织MES功能的集成,通过大屏指挥预警中心及可视化看板实现即时监控。

生产车间里的108台套智能装备全部可联网,实现了高质精纺呢绒的智能化生产作业。通过底层的物流信息,将工艺、生产、质量、人员等信息组合成一个自主开发的生产管理系统,整合了销售生产计划、工艺设计、质量升值、车间生产、仓储采购、成本核算以及财务办公工资考核等,全面覆盖了企业各个方面的需求,实现了集成化应用,建立了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使车间与公司相关部门实现了互联互通。

合计投入超过2亿元打造的“纺织、服装”两大智能车间,充分彰显了江苏阳光集团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决心和魄力。

目前,最主要的纺纱、织造工序已改造成高效物联网智能生产流水线,通过技术设备升级改造、工艺流程再造,充分将绿色生态体系充分融入生产全过程,实现了高效能、低能耗,产量提升30%,人工节省50%,能耗节约20%年起,阳光集团先后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单项冠军企业”和“绿色工厂”、“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在“十四五”新征程上,,江苏阳光将踏着铿锵奋进的脚步,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滴水石穿的韧劲,坚持做好企业,发展经济,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决心和勇气,保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名片保存

END

本文来源 | 中国纺织

点击图片进入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腾讯课堂



这就是中国纺织 | 江苏阳光:高标准打造民族品牌 实现质量领域“大满贯”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