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氢科技完成B轮融资,成业内估值最高独角兽;江苏阳光跨界投...

  ailucy      2023年02月10日 星期五 上午 7:44

国氢科技是国家电投旗下氢能子公司,此轮融资45亿元,投后估值达亿元,较2021年12月A+轮估值增长三倍

国家电投旗下氢能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国氢科技”)完成B轮融资,投后估值达亿元,成为氢能行业目前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

12月8日,国氢科技发布上述消息。国氢科技表示,此次融资募集资金45亿元,是国内氢能行业迄今为止单轮融资规模最大的股权融资。投后估值达较2021年12月A+轮融资时的41亿元估值增长超三倍,成为国家电投集团培育的第一家独角兽企业。

成立于2017年5月,国氢科技从事氢能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在浙江、湖北、吉林、山东和广东均设有子公司,正在当地建设华东、华中和华南氢能产业基地,以及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开展燃料电池双极板、燃料电池系统等制造。在燃料电池产业布局方面,国氢科技已建成投产6条燃料电池及其关键材料部件自动化产线,具备千套稳定产能,公司正在开展产线扩产,计划年内全面实现3000套产能且整堆实现万套产能。

国氢科技创新总监刚直在11月公开表示,从能源国企的视角来看,氢能本质上是一个科技+制造的属性。“基于这种属性,我们认为氢能的核心业务主要是两条线,一条是能源线,氢从风光转换到二次的氢;一条是装备线,包括燃料电池与制氢技术和装备制造的研发。”刚直说。

同时,国氢科技是燃料电池原材料端突围的代表。国家电投此前在给财新的书面回复中介绍称,国氢科技已完成质子交换膜自主化产品的开发,量产产线也已建成应用;同时,初步完成了“卡脖子”最严重的原材料——碳纸的自主化开发,并开始建设产线,计划在今年内解决这一瓶颈。

此次B轮融资,国氢科技引入了绿年完成A轮融资,募资3.9亿元,投后估值为10亿元;2021年完成A+轮融资,募集资金16.6亿元,投后估值为41亿元。

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陈西表示,发展绿色氢能、构建“电-氢”能源体系,是国家电投积极投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国家电投将推动国氢科技尽快登陆二级市场。国氢科技董事长李连荣指出,本轮融资后,国氢科技将实质性启动IPO工作,公司此前计划在2023年至2025年完成IPO。

国内氢燃料汽车产业正在逐步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国内氢燃料汽车产销分别为2700辆和2400辆,同比增加1.8倍和1.5倍。各方都在押注氢燃料电池车复制电动车市场的成功。但就市场规模而言,氢燃料电池车当前不及纯电动车市场的千分之一,市场预期氢燃料电池车未来在长距离运输卡车等商用车领域先行突破。

国内氢能企业也开始密集上市,最新一例是氢燃料电池龙头国鸿氢能11月向港交所递表,但也有氢能企业IPO折戟,氢能零部件供应商国富氢能在同月撤回科创板IPO申请,治臻股份、上汽集团旗下氢能子公司捷氢科技的科创板IPO文件在10月过期。

江苏阳光宣布终止内蒙古包头市大型光伏项目投资,并称将项目实施地点改为宁夏石嘴山;市场火热之下,跨界光伏追逐热点的上市公司众多,产能过剩和周期性隐忧浮现

主营服装纺织业务的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600220.SH)大手笔跨界投资光伏项目宣告终止,拟转战其他地区。

12月7日晚,江苏阳光宣布,终止在内蒙古包头市投资200亿元建设的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

对于终止投资的原因,江苏阳光称,因产业政策、地方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等有关客观因素,公司投资所需条件在包头不能尽快实现。考虑到时间成本、项目规划和行业市场变化情况,公司拟终止的包头市投资项目将在宁夏石嘴山市继续开展和推进。

此次公告发布后,12月8日,公司股价收报3.1元/股,较前一日上涨3.33%.

跨界投资

江苏阳光主业为毛纺,并不涉及光伏。2021年和2022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1.02亿元,增速分别为622%、50%。

江苏阳光曾有光伏行业投资失败的经验。2006年,江苏阳光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从事光伏多晶硅业务一直到2012年。但2008年,因多晶硅市场低迷,宁夏硅业就停产检修,于2013年进入破产程序。

江苏阳光今年5月曾表示,目前公司拟再次尝试投资光伏新能源项目,是为了在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享受新能源行业成长红利,实现资本增值。

今年3月8日,江苏阳光公告称,拟在内蒙古设立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主营光伏业务。公告一出,该公司股价飙升,6个交易日收获5个涨停,涨幅高达52%。从2.68元/股拉升至4.09元/股。

今年4月22日,江苏阳光曾披露与包头市当地政府等签订了相关《投资合作协议》。按照协议,江苏阳光拟在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区建设10万吨多晶硅、10GW单晶拉棒(包括切片)、10GW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同时建设10GW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不含电站)约200亿元。

江苏阳光此次公告称,包头项目公司内蒙古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自2022年3月成立后,一直未开展实质性经营活动,截至目前,前期调研等基础工作共支出仅81.53万元。

今年上半年,江苏阳光接连披露有关光伏投资的信息,包括200亿元投资包头光伏项目,曾引起监管层的关注。

上海证券交易所4月22日向江苏阳光下发问询函指出,公司对外投资均涉及新行业新业务,且公司无开展相关业务的基础,相关投资事项面临多项风险。新投资所需金额规模较大,远超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和资产规模。

江苏阳光在今年5月的回复中称,公司尝试投资光伏新能源项目,是看好该行业发展前景;但同时称相关事项尚处于早期意向阶段,公司尚无具体的筹资计划,相关项目能否顺利推进不确定性较大。如今,上述200亿元的项目最终告吹。

而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49亿元,货币资金仅6.45亿元。新项目投资额仍远高于公司总资产和账面资金水平,现金流压力较大。

转战宁夏

江苏阳光12月7日晚发布了新规划,公司将转战宁夏投资光伏项目。即在宁夏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多晶硅、10GW拉晶切片、10GW电池片和10GW组件项目。新的项目公司宁夏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

其中,江苏阳光拟先行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项目,项目投资金额约50亿元。项目预计2023年上半年开工,工程建设期1.5年,投产后第二年达产。该项目在今年7月发布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筹措计划中,银行长期借款约36.4亿元,占比近80%。

“双碳”目标下,中国迎来光伏热潮,制造业各环节扩产迅猛,跨界光伏追逐热点的上市公司众多。如,益智玩具企业沐邦高科(603398.SH)2022年7月21日宣布拟在广西梧州建设10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乳企皇氏集团(002329.SZ)11月24日称安徽阜阳的20GW光伏电池项目已开工建设。

市场火爆背后,行业产能过剩和周期性隐忧正在浮现。光伏组件龙头企业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长高纪凡12月1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年度大会上指出,由于近两年光伏行业利润可观,不少几乎没有光伏从业经验的新玩家涌入。但光伏行业发展具有周期和规律,产品三至五年进行一次迭代,因此扩张不能过度激进。

“有些时候光伏行业股票、估值被资本市场放大,短期内新玩家会感觉很‘甜’。但长期来说有很大的风险。产业的本质是能够持续有竞争力。”高纪凡说。

以近两年来硅料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在产业链中竞争格局较好的硅料环节为例,如今已经出现过剩风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介绍,今年11月,中国国内多晶硅产量已经达到9万吨/月,年初仅5万/月,预估全年产量超过81万吨,同比增近六成,对应可支撑350GW的下游装机量,而全年全球光伏装机乐观预计为250GW。产能方面,今年年底中国国内光伏硅料产能预计达到120万吨,到2023年底,还将翻一番。



国氢科技完成B轮融资,成业内估值最高独角兽;江苏阳光跨界投资200亿光伏项目告吹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