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动力】谁说国企就不造假?不套现不是还有业绩考核压力!
lucy668 2024年04月21日 星期日 下午 19:06
1.小兵本来也没啥业务,现在各种政策席卷之下,更是难得一身清闲,因而有了时间跟更多的、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目标的朋友一切沟通和聊天、聊完之后总体一个感觉:整个晋西北真他娘的乱成一锅粥了。大家都不满意都骂娘,都也找不到方向,最后的结论就是及时行乐。
2.现在的局面,真的不知道有谁是获利的,有谁是满意的,反正一级市场没有了业务不满意、二级市场亏得裤衩不剩不满意、企业没有顺畅的融资渠道不满意、监管机构看到大家都不满意自然也是不满意。现在吃顿饭,酒桌上茅台换成了汾酒、红星斑变成了黄河大鲤鱼,话题从怎么发财也变成了怎么活下去。钱到底去哪里了?到底怎样才能改变现在的格局?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答案,至少现在的一切好像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3.有一个搞二级市场的朋友,我猜应该是,他提出一个观点,咨询我的意见:国企IPO上市就不会造假更不会套现跑路,他们上市都是为了国家社稷人民福利。而民企上市,哪个老板不是奔着套现跑路去的,为了套现造假也就稀松平常。我战术性喝水,还无端吞了好几口唾沫,想了很多理由组织了很多素材,想着怎么去反驳他,最后却又说不出任何声音,或许觉得没必要,也或许觉得何必呢。最后,还是那句话:以后多联系,话都在酒里。
4.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小兵觉得至少监管机构应该专门做一个统计,那就是:隋田力和他的专网通信业务到底跟多少上市公司有过合作,又是将多少上市公司拖进去系统性长期财务造假的泥沼里?至少,证监会指名道姓的,小兵已经做过分析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中,跟专网通信业务相关的已经有七八家了。显然这不是全部,还有一些财务造假的我们没有进行案例分析,还有很多或许还没有被发现财务造假。证监会不是说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去寻找财务造假的线索吗?那不知道有没有把上市公司涉及到专网通信业务的已经全部核查一遍了。
5.这个财务造假案例的主角一看就是国企,并且是标准的根正标红的国企,造假的理由和原因倒也非的财务造假,而造假的方式就跟我们以前案例分析的专网通信的业务一样,纯粹就是虚构相关的合同和收入。
经查明,当事人存在以下违法事实:一、航天动力开展专网通信业务的情况
航天动力为迅速扭转业绩下滑趋势,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达到股东考核要求,的智能数据模块业务属于专网通信贸易业务,该项业务属于隋田力专网通信自循环业务的一个环节。与隋田力合作期间,航天动力该业务涉及的全部客户和供应商均由隋田力及其相关人员指定,相关交易合同由隋田力及其相关人员提供,交易价格、数量等合同要素主要由隋田力方确定,航天动力不参与产品加工、仓储及运输环节,不具有交易标的的控制权,不承担交易的售后责任,交易标的从供应商直接运输至客户,交易标的实质是没有实际的第三方市场或使用价值的通讯设备,除融资性贸易外,航天动力实际为交易的资金通道方。航天动力开展的专网通信贸易业务,相关交易均为虚假、不具有业务实质,虚增收入、利润,导致相关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二、航天动力2
951.30万元和8,217.08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4.09%、46.38%、40.92%、62.59%和 6.58%,该项业务当期利润分别为 788.03 万元、1,977.61 万元、1,871.30 万元,1,353.23万元和1,223.17万元,分别占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的20.66%、73.84%、50.38%、14.33%和 36.01%。航天动力的上述行为导致其披露的 20 公告、情况说明、合同文件、账务资料、银行流水、当事人询问笔录等证据证明,足以认定。【案例细节和技术问题其实没有太多需要分析的,跟其他的专网通信的业务造假没有本质区别,就是隋田力带着全套的业务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全部支持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保证的业务和资金的流转等,虽然造假方式不是那么深奥,也算是做戏做全套,属于值得借鉴学习甚至可以计入历史的系列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我会决定:1.责令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 600 万元的罚款;2.对朱奇给予警告,并处以 200 万元的罚款;3.对韩卫钊给予警告,并处以 150 万元的罚款;4.对任随安给予警告,并处以 100 万元的罚款;5.对金群给予警告,并处以 80 万元的罚款。按照 2005 年修订的《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我会决定:1.对郭新峰给予警告,并处以 30 万元的罚款;2.对周利民给予警告,并处以 15 万元的罚款;3.对谭永华给予警告,并处以 5 万元的罚款。此外,证监会对郭新峰采取 10 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联系我们商务合作:zsxh2035。2024年小兵投行学院:zsxh2035小兵研究学习交流群:zsxh2035。